天门试题资料

首页 > 湖北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

华图教育 | 2021-04-20 08:28

收藏

课程--课程
 
36.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十二年一贯整体设置
C.九年整体设置
D.多种形式设置并存
 
3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3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39.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关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
A.均衡性
B.选择性
C.独立性
D.综合性
 
40.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参与、合作、活动
C.讲授、练习、探究
D.反思、生成、探究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解析
 
36.C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中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37.B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中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38.A 【解析】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则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考虑到过去只是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的弊端,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国家课程、必修课程存在。
 
39.D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规定: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根据题干中的“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关系”可知是综合课程的特征,综合课程体现新课程“综合性”的结构特征。
 
40.A 【解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