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
1.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 )行动时,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意识和规范
B.伦理和观念
C.准则和规范
D.伦理和准则
2.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3.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腾伯格
B.科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4.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5.从整体发展来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初二年级
B.初三年级
C.高一年级
D.高二年级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的实质。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故本题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故本题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品德的发展。根据研究,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本题选A。